刑事抗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?
临海法律咨询
2025-04-20
刑事抗诉是指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不服一审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的权利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的相关规定,提起刑事抗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1.提起抗诉的主体:被告人、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有权提出抗诉。检察机关也有权针对判决或者裁定提出抗诉。2.抗诉的时效:在接到一审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,应当在15日以内提出抗诉。过期则不能再提起抗诉。但是,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,同时满足其他法定条件,则可以行使抗诉权利。3.抗诉的理由: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第26条,抗诉应当基于事实认定错误或者证据不足、法律适用错误等情形。具体包括:-认为原判决或裁定的罪名界定有误;-认为量刑不公;-认为审判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;-其他能证明原判决或裁定错误的情节。4.抗诉的方式:应当通过向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抗诉,并按照规定缴纳相关费用。同时,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不需要缴纳费用。5.抗诉的效力:提起抗诉后,不影响一审判决或者裁定的执行。但是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开庭审理。如果二审法院认为情况复杂,可能会通知当事人和检察机关到场作证或辩护。综上所述,提起刑事抗诉需要具备合法的主体、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,并且基于正确的事实和法律理由。具体案件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。法律依据: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3条: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,有权对判决提出上诉;检察机关有权对判决提出抗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4条: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提起上诉;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可以为被告人提起上诉。检察机关有权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提出抗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5条: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和检察机关,可以对一审法院的裁定提出上诉或者抗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条:提出上诉或者抗诉的人应当在接到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,自行或者经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送交上级人民法院,在一个月内提出书面上诉或者抗诉。因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提起上诉的,被接到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之日为第一日计算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7条:一审法院对提起上诉或者抗诉的案件,应当在收到上诉书或者抗诉书后,按照规定将案件及时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,并且可以表明意见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:公诉案件的自诉辅助参加人,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可以如实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申诉,或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对于已经审结的案件,自诉辅助参加人及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,可以在接到判决书后按照规定提出上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9条:上诉或抗诉的人必须以合法理由为依据。公民提起上诉的,不需支付费用;但是除非另有规定,否则应当缴纳相关诉讼费用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0条:提出抗诉的检察机关,应当在接到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,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抗诉,并同时送交原审案件的全部材料。
上一篇:不小心借款怎么还回去
下一篇:暂无 了